黄鹂鸟多少个品种?
黄鹂又名黄鹂、鹂、黄雀、黄莺、金衣公子,鸣声悦耳,色泽艳丽。黄鹂不仅体态优美,音味迷人,而且它的食用和医用价值很高。下面我们给大家说说关于黄鹂鸟的方方面面吧。
黄鹂鸟的特点:
黄鹂鸣声清脆,婉转,歌词似诉似唱,时断时续,听来颇为寂寞,令人有幽幽于心不得舒展之感。黄鹂的身体呈棕灰色,头顶金黄色。它两脚粗短,脚黑色,趾红,而且每只脚有三个趾,和后趾相重叠。雌雄鸟的羽色相似,但是在躯体大小和翼展宽度上雄鸟优于雌鸟。雄鸟头上具有金黄色的羽冠,背苍灰色,有绿色和棕黄色斑纹。雌鸟形体较雄鸟为小,头上也无金黄色羽冠,背苍灰色,无斑纹。
黄鹂鸟的分布:
黄鹂迁徙时为著名的通道鸟,每年春秋两季从祖国的东南方迁徙到西北方,在路上停留的时间长。秋季迁飞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春季迁徙是在4月上旬至4月中旬。迁飞时应稍偏南,因为它没有冬季,不冬眠,不知冬季的含义,也不懂得冬天的寒冷,它的迁徙仅仅是季节的需要,而不是自然条件的逼迫。所以每当秋季来临时,它便在温湿的空气中跳跃搏击,飞赴西北。春季来临,阳光和暖,它就会从西北回到东南,翱翔于祖国东南方辽阔的天空。黄鹂产于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黄鹂更是山中之王,在绝顶青松之上鸣叫,声音十分独特,有长丝带颤动的波动美感,“响堂沙月空明里,几处黄鹂不敢啼”。
黄鹂鸟的栖息:
在中国除了东北地区,其他地方都有黄鹂鸟的踪迹,黄鹂喜欢栖息在树木茂盛,空气湿润的山区,主要以蛾类,龟蜴,昆虫以及雏鸟和蛇等为食。黄鹂喜欢和与人亲近,喜欢待在靠近人类的地方。如果将笼子置于草丛中,黄鹂便可以终日不闻人声而自畅其志。相反的若笼置于檐下,因人经常走动,则鸣声不止,终日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