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狗狗适合当警犬?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警犬是指公安机关使用的大量执行警务工作的犬种。 那先说说能成为警犬的条件: ①身体健康②无遗传性疾病③嗅觉器官(鼻粘膜和眼角膜)无明显病变④听力正常⑤视力正常⑥体重在成年公犬35kg以下,成母犬30kg以下⑦性格镇静、警觉、聪明、易训练且服从指挥⑧毛发短,不易脱落,易于清洗。
再来说说不适合成为警犬的犬: ①患有严重传染病的犬;②体型过于瘦小或者肥胖的犬;③有明显生理缺陷(如爪子缺失)的犬;④被毛过长、过厚或颜色过于鲜明的犬。
现在说说常见犬种成为警犬的可能性: 根据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警犬技术培训大纲》中的内容,我国目前作为警犬培养的犬种主要是德牧、拉布拉多等。 当然,还有史宾格、波音达、伯恩山犬、金毛等。
这些犬种的共同特点是:智商较高,学习能力强的同时,服从性也较好,体格健壮,不易患病,比较适合长期作为警犬使用。 但是要注意的是,就算是一般的犬种经过严格选拔后也可以成为优秀的警犬。 比如我们常见的“土狗”中华田园犬,其实也是很好的警犬。之前网上报道的一只截肢后的残疾犬,通过训练成了优秀的警犬,协助破案。 这主要因为,无论是多么普通的品种,经过后天良好的训练,都可以做到聪明听话、服从指令。
再则说了,并不是犬的品种越高贵,素质就越好!很多名贵品种的狗,如果培养不当,可能反而不如一些普通犬种。
当一只有能力、有潜质的犬来到警犬基地,训导员会教它最简单易学的“衔取”。在这个科目训练中,训导员可以基本判断这只犬未来是什么“性格”,是否适合做警察。
在动物界,争夺食物是生存中最激烈的对抗战。“衔取”就是模仿这个动作,让幼犬懂得只有听从训导员指示才能获得食物,进而培养它和训导员在合作中配合默契,为以后的训练、实战打下基础。一只合格的警犬要达到“听人话、会撒野”的状态。比如,平时的日常训练科目中,狗狗非常“乖巧”,但是到了工作状态,犬必须懂得“撒野”,不受任何干扰,全力执行训导员的指示。
一般来说,初来警犬基地的犬会用3个月时间进行前期训练,之后经过测试“毕业”的犬再进行2-3个月的专项科目训练。
此外,和人一样,犬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在训练中,训导员会着重培养它在最擅长的科目中成长。“有的犬很聪明,擅长搜爆、搜毒、搜毒品等非侵犯性科目,但让这类犬去干抓捕的事绝对不可能。而有些犬很暴烈,在非侵犯性科目中反应就比较激烈,更擅长抓捕犬的工作。”所以,犬在警队的分工也是因“狗”施为。
训导员在介绍时,常会提到搜爆犬、警犬、军犬等术语。专家指出,这些术语不能混为一谈。军犬指军队服役的犬,在执行任务和平时训练中可以携带武器。警犬则不可以。在警犬中又分擅长抓捕的追踪犬和只能在指示目标时出击的非侵犯性犬两种。像常见的搜爆、搜毒、搜毒品犬属于非侵犯性犬,它们在指示目标时,比如吠叫、坐下等绝对不能接触目标,否则视为科目的失误。追踪犬在指示目标,获得训导员指示后,是可以使用牙齿等进行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