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是怎么得球虫?
关于狗狗的球虫病,相信各位狗主都有一定了解,毕竟这也是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之一。 引起球虫病(Coccidiosis)的病原体是球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异尖科,其中异尖科动物又称为异尖线虫或蛔目的寄生虫。根据感染器官的不同,可将异尖线虫分为消化道型、呼吸道型和泌尿生殖道型3种;而根据其发育阶段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幼虫期和成虫期。
虽然犬的肠道对大多数寄生虫都具有阻止其发育的功效,但球虫却能在各种消化道屏障的作用下,从肠道脱落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在体外存活1~2周,当狗狗再次接触时,即可完成复发性感染。 对于幼龄犬只,由于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尚未平衡,对寄生虫的抵抗力较弱,且爱吃泥土等异物,很容易出现胃肠道阻塞的症状,此时若不能及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则极易导致球虫病的发生。 而对于成年犬而言,虽然机体抵抗力随之增强,但由于外界环境中普遍存在寄生虫,加之某些主人不良的喂养习惯易使爱犬染病,因此定期进行驱虫至关重要。 临床上,多数患犬表现为腹泻、厌食、呕吐、精神沉郁、贫血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患犬脱水死亡。
随着病情发展,患犬食欲逐渐减少直至完全不吃,常自废食,随后体重明显减轻,全身衰竭,精神状态极差,全身乏力,视力模糊,皮肤弹性降低,眼球下陷,眼睑发绀,排尿困难,里急后重,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者持续腹泻,排出含有血液、粘液和未消化食物的粪便,个别病例可能突然死亡。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症状的出现并不是由球虫直接导致的,而是在球虫诱发肠道微生态失衡之后,继发了细菌感染,从而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一般会采集患犬的粪便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果发现有幼虫存在,则可以确诊为球虫病。还可进行血清抗体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抗体的水平来判定感染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病具有传染性,故一旦确诊,应及时隔离,同时对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对于患病犬只,应及时进行治疗,同时补液消炎,保护胃肠粘膜,避免发生肠炎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