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得白点病怎么办?

胡世豪胡世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是由水生寄生虫--小瓜虫引起的。 小瓜虫病是热带鱼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寄生部位主要在皮肤和鳃上。当病鱼体表有大量虫体时,肉眼可见到鱼体表面的粘液层有一层小白点;当虫体侵入鱼的粘膜、皮下组织及血管中时,则出现局部发炎反应,明显红肿,在粘膜下形成大量的小白点;严重的则在器官表面或内脏形成白色脓肿。小瓜虫的成虫呈短粗的棒状,前端钝圆,后端渐细,呈倒锥形。 幼虫期仅有20个细胞,即由受精卵经幼虫发育至第4个幼虫期(浮游幼虫)阶段所具有的细胞数。它的体长只有75~116um,身体分头、胸、腹3部分,有口、眼、肛门等器官。幼虫体内有色素颗粒,故体色随环境亮度而有所变化。

当温度适宜时,幼虫在水中漂浮活动,并寻找机会侵入鱼类皮肤或鳃部。此时若用肉眼仔细观察鱼体,可见到边缘粗糙的皮肤上有许多白色斑点。如果仔细检查这些“白点”,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大小不等的白色线状物,即是小瓜虫的幼虫。 诊断是否患有该病,可根据病史、病症表现和外镜观察作出初步判断,然后取出少许被检样本进行显微鉴定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 首先应彻底清洗鱼缸,清除所有器具,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药物杀灭:可用硫酸铜溶液全池均匀泼洒,以1:200浓度喷施,连续2天;或用硫酸亚铁溶液1:200浓度全池遍洒,每10公斤水加硫酸亚铁1g;还可使用呋喃唑酮原粉配制成1:20000的溶液全池喷洒。 对已感染的白点病鱼,可单独养于水中,以醋酸铅溶液(密度为1.85g/cm3)浸泡患处,每天一次,每次半小时,连续5天左右;或对病灶处涂抹5%的氯化汞溶液,亦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如果上述方法不能奏效,可在鱼缸中投药,让药品充分浸泡在水族箱中,然后打开加热管,逐步升温至32℃以上,并保持32℃以上水温3天以上,再配合使用上述药剂,一般均可治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