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头瘤起灰黑色斑点是不是病?
头瘤上长了许多灰色、黑褐色的圆形斑,这种症状在鱼商那里叫“掉眼”(其实应该是“脱眼”),是金鱼的一种生理缺陷——退化了的外耳道盖被细菌、真菌感染后,耳道内外侧壁的鳞片脱落,露出红色的结痂状上皮。
由于耳部的感觉器官不健全,鱼不能正常地辨别声音来源和方向,所以又叫它“瞎鱼”。 引起金鱼头瘤脱落的疾病还有寄生虫引起的“白点病”(寄生虫叫做异尖线虫,又称为海兽胃线虫),营养代谢性疾病如缺钙、缺铁等,以及水温突然变化过大所致。
对于上述不同病因导致的同类症状,处理的方法大同小异。如果鱼只在早期发现,症状不太严重的话,可以在水中添加一些消毒药水(如千分之五的高锰酸钾溶液),保持水质清洁,并加强换水频率,每天或者隔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三分之一左右;同时,在饲料中加入适量食盐(千分之三左右),以杀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若饲料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则更有利于受伤部位的康复。
金鱼的头瘤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灰黑色的斑点,这看起来非常像病变,其实那不是病变,而是颜色表现。
大家都知道,金鱼的头瘤是由黑、红、白三种颜色组合而成的。白瘤是白底黑斑、黑瘤是黑底白斑、红瘤是红底黑斑。黑瘤在长成过程中,白斑不容易表现出来,但黑底上也会有几块黑色的斑点,这是颜色斑纹,不是病变。
这种颜色斑纹在幼鱼时不容易出现,基本在1—2岁左右的成鱼出现。头瘤的斑点少而明显,如果斑点过密或过大,头瘤就显得脏不透亮。如在瘤的正面出现,它的观赏价值就受到影响,这种鱼一般不要做种鱼。
但头瘤有一种病变是瘤烂。瘤烂初期是瘤上出现小疙瘩,随后这些小疙瘩越来越多,瘤就不长了,而且还容易烂。瘤烂可能是由水质、管理、温度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是由病毒引起的,这种病鱼的其他部位没有症状反应。金鱼的瘤烂不易治愈,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水温偏低、伤口就很难愈合,可以采用青霉素吊针注射进行治疗。
总之金鱼头瘤上出现了灰黑色斑点不能一概都认为是病,如果出现瘤烂,就要进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