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的鱼鳍脱皮是怎么回事?
这是金鱼的正常生理现象,叫做尾鳍脱落。大部分淡水观赏鱼类都有此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首先,金鱼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物种,它的祖先本来就是生活在淡水中的鲤鱼,由于人类的豢养,使得它们的繁殖、生活于人为环境之中,脱离了原有的生态链,因此一些原本在野外属于生存障碍的基因,现在变成了有利于它们在人工环境下生活的优势基因,从而使它们更适合在人的世界里繁衍。而它们的进化是建立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每一条金鱼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其中就有可能包含有对各种环境刺激产生免疫反应的遗传标记(基因型),使它们在遇到外界有害刺激时,能够生成相应抗体,进行防御。
当然这种进化是很缓慢的,是呈渐进式的。所以,我们有时候会发现,某种金鱼的某些性状突然发生了变化,比如身上某个颜色突变,或身体某部分缺失等,这些都是它正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证明。 而尾鳍脱落正是它在适应环境变化的一个表现。
当鱼体受到病原体侵袭或者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为了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和稳定,鱼体就要启动自身免疫功能进行抵御,此时它们身体的某些细胞会产生特异性的炎症反应,释放炎症介质,引起全身免疫细胞参与作用,从而消灭侵入体内的外来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在这种防御机制中,机体首先表现的往往是炎症部位的病变,如充血、水肿、糜烂等。如果炎症进一步发展,则会危害到机体的健康甚至生命。然而,这些外在的症状往往容易被注意到,而鱼体的内在变化则不容易被观察到的。
其实,很多鱼病都是由于鱼体抵抗力下降引起的,一旦鱼体自身的抵抗能力无法抑制体内外菌群的滋生,各种病原体就会入侵并感染鱼虾,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而提高鱼体抵抗力的途径有很多,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全价的营养物质,保持饵料的新鲜,注意水的温度、酸碱度等物理性能,以及溶氧含量等,都可以增强鱼体的抗病能力。定期在饵料中添加适量抗生素,也能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已经患有疾病的,应及时隔离治疗,同时注射相关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