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狗细小病毒?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属细小病毒科,是引起犬病毒性肠炎的病原体。已发现的细小病毒有4个血清型,其中CPV-2型和CPV-3型能引起严重的胃肠炎,而CPV-1型主要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其他两种血清型尚未发现。 CPV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各种脊椎动物对CPV都有易感性。目前已知该病由啮齿目动物传播。 临床上,犬感染CPV后,表现为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腹泻、呕吐、脱水、循环功能障碍及死亡。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需通过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查。
目前,尚无治疗该病的特异性药物。对症治疗和防止休克的发生是关键。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补充能量,预防自发性低血糖是辅助治疗的关键。应加强检疫工作,防止该病毒的传播。
本病多发于春秋季,以幼犬发病率高。随着免疫接种率的提高,成年犬感染率下降,而幼犬的发病情况得到改善。加强犬的免疫接种,严格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老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由于该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阳光照射下也能存活数小时,因此清除粪便中的病毒是非常必要的。 对患畜应及时隔离治疗,其排泄物要用消毒剂消毒,以防扩散蔓延。病畜的粪便等废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被其他动物吞食,以免引发疾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