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有特殊时期吗?
当然,狗有它的生长期和发育期,从狗出生到性成熟要经历两个阶段: 幼年期和成年期。不同品种的狗,其生长发育是不同的;同样一只狗在不同生活条件下及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下,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在我国狗的饲养普遍比较粗放,很少注意对狗的科学饲养和管理。一般说来,狗在1年以内为幼年期,2~5岁为青年期,6岁以后进入中年期,10岁以 后则为老年期了。因此,我们在日常养犬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狗的生长规律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满足狗各个时期生理上的需要,从而保证犬的健康成长。
一、营养需要 任何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都离不开营养素的支持。狗也不例外,要想使犬健康成长,就需要给它们提供各种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五大类的营养元素以及某些微量元素和水。其中每一类营养成分都是必不可少 的,且各有所需。例如:缺乏维生素E会引起狗出血性肠炎;缺铬会导致幼龄犬生长发育停滞、体重不增或逐渐消瘦;缺钙可引起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等。如果狗缺少任何一种营养素都会导致狗的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引起疾病的发生。 1.蛋白质 是保持狗机体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之一。一般来说,狗每天的蛋白质摄取量为每公斤体重30~40克(成年狗每千克每日约摄入87g)左右。蛋白质是构成动物肌肉的主要成分,因此,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肉类等对生长发育期的狗是十分必要的。但若食用过多,则会影响狗对钙质的吸收。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时,就会抑制钙的吸收而引起缺钙症; 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低于1%时,则会阻碍蛋白质的代谢过程而发生浮肿病等。所以,蛋白质作为狗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狗的正常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蛋白质还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球蛋白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白蛋白能增加肝脏解毒功能等。
2.脂肪 脂肪也是狗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但脂肪并不是狗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它仅是一种能量来源物质,而且易被氧化储存于体内。一般来说,脂肪含量占食入总量的5%~10%为宜。过多的脂肪不仅会使狗发胖,影响美观,还会降低对钙和其他营养素的吸收率,同时还会导致心脏病等一些病症的产生。脂肪中还含有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如胡萝卜素、维生素A、D等。脂肪还能调节体温和维持内分泌平衡的作用。因此,适量地补充脂肪对于狗来说是有益无害的。但是过量饲喂又会引起狗肥胖症等疾病。
3.碳水化合物 是狗身体主要的能源物质。在狗的食物中占较大的比例,一般为食入能量的50%~60%。通常人们把糖类和淀粉称为碳水化合物。狗最喜欢吃谷类食物,如大麦、小麦、玉米、高梁等,因为谷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同时也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狗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另外,狗还对糖、纤维素和蔗糖等食物有特殊嗜好。因此,在喂给狗的食物中应适当添加一些糖类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胃液的分泌活动,这对于提高食欲和促进消化吸收都有一定的好处。还要注意不要给狗喂食过量的葡萄糖或其它含糖食物,否则会因血糖过高而引起急性糖尿病;更不要随便拿人类的食品当作狗的饲料来喂养它们!那样只会害了它们哟!
4.矿物质 矿物质主要包括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两大类,狗每天的需要量约占食入总热量的9.5%~11%,其中钾、钠、磷的含量较高。矿物质在体内主要以骨骼形式存在,一旦摄入不足便容易引起骨骼畸形、软骨病等问题而出现跛行现象等。目前,已发现犬体内必需的常量元素有:钙、磷、镁三种; 而必需的微量元素则有铁、铜、锌、锰四种。 钴和碘也属于微量营养元素之列,虽然含量甚微但对狗的生存却十分重要!
5.维生素 维生素是狗体内不可缺少的一类营养素。它虽不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那样能在体内大量合成贮存,但它能够参与机体的代谢活动和免疫功能。
二、饲养要点 1.及时补饲 狗刚由哺乳期进入断奶期的时候,由于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加之母犬对仔犬的保护作用消失以后不能很好地照顾他们,这就更需要人工进行补饲工作来帮助它们更好地度过这段过渡期并顺利渡过离乳期。在补饲时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补饲的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应在太晚,一般认为在出生后3周开始为宜;其次,补饲的次数不应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每日2次即可(早、晚各一次);最后还要保证补饲质量。
2.合理搭配 犬粮中蛋白质与脂肪的比例应为1:1,这样既能满足狗对蛋白质的需求又能保证有足够的脂肪供其利用。由于狗的消化系统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功能较弱,所以在选择狗的饲料时应尽量避免选用那些含淀粉多的谷物类食物作原料。还应尽量避免将猪牛羊肉和肝脏类等脂肪含量较高的动物性蛋白质混在一起投喂。
3.定期驱虫 犬体寄生虫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两种类型。外寄生虫是指寄生在体表表面的昆虫及其幼虫;内寄生虫指寄生于消化道内的线虫和一些吸虫等。一般情况下,驱虫药只能驱除肠道内的寄生虫而不能杀灭蛔虫幼虫。因此,定期预防性地使用杀虫药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注意事项 1.避免用牛奶喂狗